我们都在读书


在飞机上同排就坐的一位在读毛选之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。不由多打量了一眼,此君三十七八岁,一蓬朝气勃勃的乱发,看似不拘小节的样子。胡乱猜想了一下动机,崇拜伟人?寻找救国真理?不得而知。我已经没有与他讨论什么的愿望,但仍好奇他为啥要读此书。这类书对我而言已成内心的遥远的隐隐的痛。而此时我正在用微信读书艰难地读着一本关于Python编程的书,可能我们都在寻找发现世界的路

原来认识世界途径如此之多,但愿能殊途同归。阿门!

苏州随想

那两个苏州评弹艺人长得太符合我想象的苏州评弹了。吴音软语,温润平和。像有一种让你直接躺平的病态美学在殷勤地招呼着你。对苏州人来说评弹的故事应该是重要的部分,对听不懂吴语的我们而言,那种音调和琴声的混合和氛围,故不故事就没那么要紧了。

虎丘公园的云岩寺塔表面仿佛涂了迷彩,让人看不清它具体的样子。又像用画笔勾了一个轮廓,再用没调匀的油画颜料随便杵上了几笔。

宝带桥边上碰到的全是大爷!大爷们都是那么爱桥吗?当然我也没例外。

京杭大运河是一条繁忙的河,河上的船长得跟那些野生河流上的船也不一样,扁平的像条鳗鱼,急匆匆又不张扬地从桥下溜过。

平江路上古装美女之多,已逐渐有成灾之势。我在想第一个穿古装出现在路上的人可以比肩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吗?

旅游还是旅行?

现在旅游风靡全世界。旅游和旅行有啥不同?我以为它不仅是字面的不同,实际上它的内涵也大有差异。对于旅游我始终抱有成见,总以为它更偏重于休闲和享受。特别是年轻时在当时不太出名的九寨沟一呆就是两个多月的经历,让我对旅行有进一步的理解,它含有经历、探索和体验,有时伴随着挑战和自我成长的过程。我认为到一个地方去,真需要一段时间来来融入和认知这个地方。才会对自己的这段经历有一个比较深刻的记忆。按现在的旅游,我是不敢再去九寨了。所以对旅游我认为和旅行是有所不同的。旅游的重要内容是景点,而旅行去不仅限于此,记得在纽约帝国大厦楼下人们排起长队,我却转身离去,觉得不如在街边一个书店里消磨一下午安逸。

现在各种景点攻略充斥,景点变成了旅游的目的。或者说旅游的旅行含义都变没有了。在时间越来越宝贵的今天,上车睡觉、下车拍照逐渐变成主流的旅游形态。再也回不到以前啦……。

后来走了好多地方,走马观花似的旅游自己也慢慢向这种方式投降了,不过还是想坚持一下固有的观点,同样是景点,主要在意个人的感受罢了。有意思的是去年去鼓浪屿旅游,在日光岩上有各种名人题字,不经意一扫,汪兆铭的名字赫然在列,对于我辈从小被洗脑的经历,一瞬间觉得好多东西被反转了!问了一下保安汪兆铭何许人也,保安茫然不知。这竟成了我游日光岩最深之记忆,居然超过了古钢琴博物馆。

ø;